四川省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发布时间:2017/09/19 现代农业 浏览次数:615
夏末秋初,本该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然而行走在四川省三台县银家湾村的田间地头,不见农民打药的身影,映入眼帘的却是黄板、杀虫灯和在田边凉棚下的一群小鸭子。“这是我的稻鸭共育田,鸭子能吃掉田里一些害虫,粪便可以还田,再配合物理防控手段和生物制剂,不用像以前那样打药了。”村民王久述告诉记者。
稻鸭共育只是四川省农业变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天府之国”四川的农业生产日渐向绿色可持续转型,全省化肥农药用量提前实现“零增长”。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态财富。”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说。
既要“零增长”又要“双提升”——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施用1600吨
在全国各省区中,四川率先实现了化肥农药“零增长”。化肥由有机肥替代,农药用量少了,病虫害如何防控?
“‘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施用,而是要在确保农作物产量品质双重提升的基础上,通过生物或者物理手段来替代一部分农药的施用效果。”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表示。
综合防治是四川省打出的第一张牌。在成都市金堂县的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小小的一片茄子园,足足使用了五六种绿色防控方式。地膜全覆盖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少了除草剂施用;地膜上放置诱捕盘,通过性诱导剂吸引害虫,与诱捕灯、粘虫板一同承担着杀虫的重任;茄子的枝条嫁接在同科属的“托鲁巴姆”上,减轻了茄子发生病害的几率……
“经过综合防治种出来的茄子不仅没减产,品质还更好,售价也比之前高出近一倍。”基地负责人廖双炳说。目前,金堂县68万亩蔬菜70%以上都转变成了绿色种植模式,全县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已经从2009年的超过900吨减少到不足600吨。
农药用量“零增长”对病虫害防控的科学性、准确性要求更高。为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四川省建立了50个全国病虫监测预警区域站、60个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全省重大病虫灾害智能预警应用平台已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四川已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712万亩,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25.8%,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6%,减少农药施用量1600余吨。
一边种地一边养地——有机肥让土壤更有活力
在四川蒲江县寿安镇插旗山村山上,紧挨着有两片柑橘林,一边柑橘已挂满枝头,生机勃勃,而另一边树上只有零星几个柑橘,有的甚至一个果子都没有。
同一座山上两片柑橘为什么长势迥异?“柑橘本身并不存在大小年,但是由于过去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如果头一年柑橘丰收,第二年树体就不容易恢复,会减产甚至绝收。”蒲江县农林局果技站站长雷清良说。
插旗山村近几年开始施用沼肥,村民们发现,土壤变得更有活力了。“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进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雷清良说。看到效果这么明显,村民都自发行动起来,村里98%的畜禽粪便都得到了利用。
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耕地质量提升,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蒲江县长秋乡古佛村的大部分土地都在荒山上,再加上过去长期依赖除草剂,导致土壤产出效益低。“如果还按照过去的发展模式,肯定没有出路。”村支书覃素蓉说。
要变,首先要对种地与养地的关系重新理解。生草栽培让地里的杂草不再是敌人,“天热的时候,有了植被的覆盖,土壤的锁水和供养能力更强,果树更有活力了。”覃素蓉告诉记者,现在柑橘售价由每斤1.5元提高到6元,“一年卖果可以买辆车子”成为了常态,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开始回来经营果园。
除了柑橘主产区蒲江,四川省围绕五大农产品主产区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推广,集中打造20万亩以上的种养循环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种地与养地是一种辩证关系,四川农业自古以来就有‘种养循环’的传统,懂得养地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涂建华说。
从“自扫门前雪”到资源整合——社会化服务让技术落地效率提升
有了完善的技术体系保障,还须在具体实施模式上做文章。畜禽粪便做有机肥,一端连着养殖场,一端连着种植户,转运成了关键点。“以前都是乡镇自行成立转运队,‘只扫自家门前雪’,但是各个乡镇的产生量和使用量各不相同,经常会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随意丢’的尴尬。”丹棱县农业局副局长祝晓敏说,每立方米畜禽粪便转运成本约40元,资金没少投,效益却不明显。
2016年,丹棱县开始实施“PPP模式”,让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合力。由此丹棱县兴农养殖服务合作社开始负责全县畜禽粪便转运,“我们整合了全县7个乡镇的10支服务队,供需统一调配,哪里淤积或紧缺,都可以及时消化吸收。”合作社理事长黎可学介绍。如今,丹棱县的畜禽粪便利用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90%。
同样享受到资源整合便利的还有银家湾村村民。“过去我们都是一家一户分散防治,不仅农药用量大,夏天打药还很辛苦。”王久述说。2015年,三台县政府与台沃生态农业联合在银家湾村搞试点开展统防统治。
“公司在村里组建了机防队,配备了高效率的喷雾机,还用生物制剂代替化学农药,每亩施药次数从5次减少到2次。”村支书郭明江说,目前全村农民亩均可增加收入800元。
为推动绿色生产技术落地,四川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试点。通过推广“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创新农业服务模式,“十三五”期间,全省每年将在21个县试点。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上一篇: 向“白色污染”说“不”
下一篇: 有机:从概念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