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现代农业 >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羽翼

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羽翼

发布时间:2014/12/24 现代农业 浏览次数:564

 

  当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与农业深度融合,会发生什么?

  这无疑是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图景。而这一切,正在杭州发生。在杭州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背景下,众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本土现代农业企业加速涌现,而多种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设备、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运作效率。科技的坚实支撑,也正在为杭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羽翼。

  今年的杭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的重大决策部署。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不仅自身是富有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的新经济,更重要的是,它亦能为实业经济的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化转型提供工具。

  而对于农业来说,信息经济智慧应用更是助推农业从传统走向集约、从分散走向集约、从粗放走向精细的有力支撑。智慧农业已成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它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如何依托科技支撑,为杭州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的羽翼?近年来,市科委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杭州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在此过程中,加强研发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大对智慧农业、信息农业的科技扶持,推进智慧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发展智慧农业、信息农业已成为撬动杭州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全市已培育认定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38家、市级264家,建立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73家,市级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6家,认定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13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69个。实施了“淳安花猪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2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种质资源创新、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饲料开发、智慧农业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展示

  在如今的杭州,已有一批行走在智慧前沿、引领市场风向的农业企业,涵盖农业的多个领域和产业链条的多个环节,他们在农业智慧化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探索,或许颇具借鉴意义和范本价值。以下我们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简单展示,从中不难窥见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给农业所带来的巨大改变。

  智慧技术令农业更高效更精细

  如今,在浙江、黑龙江、湖南等省市的农业产业区,你都能找到“易农”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的用户。这一平台由中国电信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发。这是一个拥有强大ICT和IDC资源服务能力,构筑在稳健的云计算资源池的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

  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将众多农业客户现场采集的农业物联网数据,稳步传输至云平台数据中心。平台中心将数据直观显示在用户的手机客户端中,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既可以实时查看农业生产管理现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生产进行科学干预和管控。此物联网搭建简单方便,随装随用,客户无需复杂的培训和专人对服务器和网络进行维护管理,大大降低了建设与运维成本。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平台针对农业数据获取周期长的特点,从2008年即开始积累大量的农业物联网生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基于农业异构数据的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在公共云服务平台上实现对特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和相应决策支持。市科委于2011年将该平台研发列入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了500万元支持。

  目前,平台已接入超过10万个前端摄像头监测点,建成了一个覆盖广、节点多、可智能传感分析的视频监控物联网络。借助这些分布广泛的前端触点,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已经累计推广接入用户65家;涵盖:畜牧、水产、瓜果、蔬菜、花卉、林果等多个产业业态;覆盖场所138个,推广使用边缘网关数量119个,客户遍及浙江、黑龙江、湖南等省市农业产业区。

  借助物联网技术和智慧服务平台,可以智能化地实现对生产管理日常操作的处理,在大规模农场节省人工的效果平均达到50%以上;而在对农业生产管控有了精细化的掌控之后,水肥等资源的使用将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彻底变革了以前“大水漫灌”式而变成“分类滴灌”式管控,规模化经营条件下综合降低水肥浪费30%以上。

  智慧技术让南美白虾“游”上餐桌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公认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它生长速度较快、养殖效益较好,又适宜加工出口,是目前我省水产养殖中产业化程度最高、发展最为迅速、农民得益最多的优势和主导品类之一。.全省南美白对虾总产量10万余吨,占全国的12%,有近25亿元的产值,形成了以杭州湾两岸围垦区为主产区的产业带。萧山区是该产业带的核心,全区养虾面积超10万亩。但在近年的养殖过程中,也面临水资源污染、能源浪费、人员管理不完善、技术指标监测不到位、病虫害加剧等问题的困扰。

  影响水产养殖环境的关键参数,包括水温、光照、溶氧、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ph值等,但这些关键因素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很难准确把握。而伴随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产量与品质势在必行。

  如何突破上述瓶颈?杭州明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承担各级科技项目,引进智能信息化技术,并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进行研究试验与应用示范,在养殖塘内安装信息采集点,节点上配置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强度、水温、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传感器,每个信息点均使用太阳能供电。节点工作在上电后长期不间断实时采集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控中心,对于白对虾养殖塘空间分布的资源、环境和养殖相关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监测、处理、分析预测,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管理,提高白对虾养殖的科学性、主动性,减轻盲目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借助这样智慧化的技术手段,明朗农业建立了一套具有沉淀、过滤、鱼类滤食、植物吸收和消毒功能于一体的水体循环修复系统,内含沉淀池、过滤池、生态净化养殖池及配套管渠,以及放养滤食性鱼类、栽植水生植物、增氧曝气等手段,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 既可以节水养殖,又可以避免污染外界水环境,同时还可以调节净化水质,改善白对虾生活环境,防止底质和水质恶化。

  智慧技术让农业科技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加速,耕地相对减少,这也要求提升农产品检验、监测和检测技术水平,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现代化精细农业。对农产品品质的把控,需要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动态掌握。而这又有赖于作物生长环境监控系统,整合集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综合优选农业各体系(植物、动物、土壤、环境等)的关键参数,集中优势,研究、开发针对关键参数的传感器,形成现代农业传感器库,实现农业领域信息的实时获取,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所开发的正是这样一款充满“智慧”的系统。他们所开发的作物生长环境监控系统,具有自动采集、存储和远程传输土壤温湿度、气象信息的远程信息自动采集设备。采用短信和无线数据传输等通讯方式,配合USB数据导出功能,使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的获取灵活、方便。

  托普仪器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开发的这套系统相比同类产品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市场上大多数同类产品都是采用单点测试,测试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操作,这为产品的大规模推广造成一定障碍。而这套系统内部构建有“闹钟模块”,可按照操作人员设定的采集周期进行自动采集,非工作时间深度“睡眠”,只通过“闹钟”或键盘唤醒工作。达到超低功耗自动采集数据。

  此外,这套系统还配备有太阳能蓄电一体化模组,能更好地满足在大田环境测量及设施大棚场合的供能需要。其采用市电和太阳能供电双接口方式。仪器在测量前,先由市电进行充电,电能充足后,即可携带外出工作。在野外工作时,可展开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板和后备蓄电池共同供电,使仪器工作时间极大延长。

  近年来,托普仪器依托智慧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省级农业研发中心,实现年销售亿元以上。

  智慧技术让农产品更加安全可信

  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的餐桌,这之间的流通环节,也充满了智慧技术的用武之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可追溯系统,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农产品产地、加工企业、运输企业、批发企业和销售企业等多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公众对品质和安全的需求

  杭州市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应用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颇具代表性。这套系统能够实时记录相应田块芦笋、毛豆、萝卜等蔬菜的生长信息,从播种时间到喷洒农药的时间、种类和剂量,都可以在该系统中找到记录。蔬菜采收后,通过“检测信息联网”软件和仪器,检测农药残留量,达标的蔬菜才能进入销售渠道,检测数据由工作人员定期上传至“蔬菜基地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存档,以及报送农业主管部门进行公示。

  而杭州全信种猪有限公司则将智慧技术应用到了生猪标识及疫病可追溯工作中。他们配备了多台识读器,工作人员用识读器对养殖场内每批生猪上传二维条码和生产产地、养殖场名称、首免病种、疫苗种类批号等内容至中央数据库。消费者买肉时,只要一刷,就能知道肉的出处。萧山区试行以畜禽二维码标识为基础,利用移动智能识读器、无线网络数据传输、中央数据库数据交流等为技术手段的生猪追溯机制以来,收效良好,并不断扩大覆盖面,完善追溯工作示范场点建设。

 

 

来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