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如何助力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27 现代农业 浏览次数:55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助力“三农”改革发展。
说现代社会是个金融社会,相信没有人会表示反对,但是作为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现代金融行业的足够关注与支持,成为有意无意中被冷落的一个行业。而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及优化农业结构的需要,农业对金融业的支持显得越来越迫切,也可以说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须臾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而就目前全国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支持力度与农业发展现状存在严重不匹配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小农经济时代,每家每户需要的不过是化肥种子钱,即便自己暂时没钱,也可以通过乡邻之间的借贷来克服困难,毕竟数额比较小,正所谓的“春借秋还”。但是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一些农业经营者早已脱离了“小农”的身份,流转到手里的土地动辄几千几万亩;需要的生产资料也大大增加,这时候再依靠乡邻之间的小额借贷已经很难满足现实需要,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求金融机构的帮助,也就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另一方面,金融银行业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只是在“做贡献”,因为有了金融业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不但可以上规模、产业化,而且也会更加稳定,降低信贷风险,从而与金融业实现双赢局面。那么,如何加强金融业对畜牧业的支持?一方面,从政府层面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拿出实际的举措来,政府首先应该积极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出台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现代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各地金融机构也要调整经营思路,加快完善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投放机制,打造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长期以来,国内金融业之所以对农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就是因为传统的小农经济难以上规模和产业化,农户的资产主要体现在不多的粮食、家畜家禽等等上面,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因为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受市场价格、疫情等等的影响太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金融机构的贷款无法收回,所以向来就有“家财万贯,带毛不算”的传统认识。但是这样一来,农户就更加没有实力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形成产业化经营,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做大做强,也降低了它们低于市场风险的能力。
值得欣慰的是,在克强总理主持的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以上的工作均有所涉及。为了进一步缓解农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和低收入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会议决定,将以下两项已经执行到期的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一是对金融机构不超过5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调动金融机构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二是对保险公司开展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扩大对农户的保险保障和服务。同时,针对农户贷款需求主要集中在5万元到10万元的情况,将享受税收优惠的农户小额贷款限额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并把对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保险业收入减按3%征收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至2016年底。让惠农政策持续发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可以说,这些措施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极大的调动了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支持农业发展的动力,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来源:光明网)
上一篇: 农业要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下一篇: 【现代设施农业】常州光伏科技农业项目